您好,welcome欢迎来到一砖一瓦!!!
登录   |   注册
 四川  
官方电话:400-998-4988
请选择需要切换的城市

其他分站陆续开放中,敬请期待...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 > 行业资讯
咨询公司私自修改定额,让人大跌眼镜!

2023-05-18 09:50:42

算量和组价靠的不是技能,而是商务思维。项目投资额不够,控制价比正常价水平严重压价,竟然能打折定额含量?

最近从某基础项目控制价的编审案例结果得到启示:涉及施工全过程商务经营管理时,造价人需要从零开始,逐渐搭建思维模型:建立超前结算思维,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,做好第一步。


合约造价,原则大于规则
超前结算管理的目的是建立商务框架思维,让造价商务经营不再迷茫,工作不再有盲点。全过程商务造价的系统管理,可以少走弯路,商务目标管理战略,自项目立项就开始,只是没有意识而已。

案例

某年某项目为企业自筹项目,需要编制招标控制价。设计出了第一版施工图纸,合同专用条款内容是招标代理公司A结合建设方项目情况,根据固定版本内容编制,很正规,且有专用条款红线标准。
一、造价的套价原则:执行北京造价处下发定额,算量根据《xxx清单计价规范》。
1、根据施工图纸和计算后的工程量清单套价;
2、机械价格采用当年某月工程造价信息;
3、人工费采用当年某月工程造价信息的下限;
4、取费执行造价处指导性文件,上、下浮空间不调整;
5、安全文明施工费不下浮,不低于执行规范性文件;;
6、材料信息执行某月造价信息价格;
7、因材料询价涉及品牌高低,水平不一,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施工质量水平,建设方特别规定,可验证市场询价;
8、结算调差风险区间内容:机械、主材管材、混凝土、沥青风险范围+6%。
该项目委托某招标代理咨询公司编制控制价,结果出来,咨询公司B内审完毕,结果令建设方商务经理大感意外:直接费水平的控制价,施工单位何以承接项目?
二、建设方商务经理都没想到的结果:

项目分别为道路工程,给水工程,雨水工程,污水工程,其中给水管线为专业分包,咨询公司B对代理公司A进行审核,根据计价规则,经过对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核实、措施项目清单的组价以及计算和组价规则的梳理,发现初始控制价存在严重压价情况,与组织造价人员计算之后的总金额差异下浮20%之上,给建设方商务经理发了报告函。

1、硬伤:任意调整定额消耗量

为保证绝对准确,两个公司做价属于背靠背,经过自测对比,该项目的控制价没有根据建设方要求编制,私自调整机械台班价格和定额含量。
建设方商务经理很诧异,因为已报审概算,全部根据文件编制。为了保证质量,此项目不压价。并请两家咨询公司先后编制,为了求同存异后达成终版。但是此项目已经明确资金少,原则是重点关注设计图纸方案合理,对技术措施进行清单编制,并请专家论证有效性,不得压价,不得调整定额含量。A公司不可能不执行沟通好的规则和原则,自行改动主体价格。
招标代理咨询公司A编制的招标文件经建设方批准,涉及组价、结算调价规则。根据文件的要求,组价内容是合同专用条款的内容,自行调整组价基础,会引起恶性压价,影响施工质量,工程部门的规定是资金不得突破,只可在方案上适当做代替方案处理,满足质量要求,清单根据改进方案做相应描述。
措施部分、分部分项清单部分都是根据总体计价规则计算,再结合总额,差额的出入,不调整定额含量,不会如此之大的差异。咨询公司B对其可能调整的人工、机械费,进行模拟修正后,咨询公司A承认:
公司基于业务利润最大化,省去找技术专家评审方案的流程。因为怎么也达不到建设方降本要求,没有施工现场经验的造价主管,根据基层造价员圈图出来的工程量,自己在几个影响造价的清单项的定额含量上做了手脚,直接乘以系数打了折。打折系数如何确定,凭“经验”拍脑门,他认为这个系数就可以做。
如果没有设定一个B单位审核,或者不以商务思维找差异和结果,硬性打折的项目也必将板上钉钉。而根据评审办法,中标价需在控制价之下,有下浮点在等着。施工单位无论谁中标,必定结果就是还未施工,先亏损。即便管理做得的再好,也会无利润。
2、A公司解释总价编制原因
因为建设方委托他们编制清单,知道项目资金有限,未对图纸进行技术方案的修改,造价主管未执行方案调整论证流程,措施部分自行确定,也未请专家进行方案审核,只是以固定价格进入清单。
咨询公司A自己编制价格的原则:
1、根据常规偏下水平,自行确定最优方案,未经专家审核;
2、主要材料是根据市场询价的最低价,未经建设方核准标准;
3、结合常规施工所需台班,对定额消耗量进行了折算,未考虑招标文件的风险内容,只根据施工图纸内容编制;
4、分部分项内容之外的措施部分,拍脑门,自行综合,甚至能不考虑就不考虑;
5、技术措施清单和招标文件内容不符,没有看招标文件专用条款。
划重点:对于一直热议的“即将取消定额“和”试点取消定额”一说,如果没有复审制度,案例中的控制费用编制成为惯例,将引起的混乱不可小觑。有条线都可以跨越,无线更将变为无下限。施工商务人员的任务,提高标前测算能力,密切关注最前期影响结算结果的问题,统统消灭在最前期。
控制价低于正常水平编制行为的影响
显而易见,一个好处没有,只会增加建设方、施工方的项目经营风险。
1、控制价低于正常水平编制,加大施工和结算风险
机械根据所谓实际台班折算,但不考虑大型机械进出场和日常出车频率低于成本。控制压价,易造成总体项目水平低下,同时引发施工质量低下,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2、低价等于代建设方指定品牌,影响招标规定
咨询自行网上询最低价至市场价格,高低水平和品牌不一,质量不一,虽未规定品牌,但等同于低质水平,各水平产品价格入最低价,也等同于指定。
3、方案未经论证,容易造成安全风险
项目资金压缩,方案改进内容缩减,控制价组成低价,中标后影响施工安全,低质成为常态,造成项目返工,影响项目进度,项目管理就会失败。
商务人员切记放缓节奏对自己负责项目进行梳理,看看项目亏损点是否隐藏于前期,具体都存在哪些问题,项目存在问题的比例是多少,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。新项目注重关键点可以杜绝出现类似情况。
结算稳赢离不开初期超前商务工作
结算的第一点无一例外,是中标前准备工作足够充分,根据组价原则,核对后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,组价基础是结算结果的保障,组价原则体现商务思维的综合考量,也是“前期商务谈判”的条件之一,多数项目结算亏损第一大原因,超前工作严重缺失。
合同谈判的概念非中标之后的谈判,包括中标前一切内容,抓住尽可能靠前的商务管理机会,是商务经营的重点。并非所有项目都有像案例那样的审核机制。
大概率一字不变的合同,对施工方来说有苦说不出,如果抓不住最前期机会,对基础进行调整,不关注管理重心,等到后悔就晚了。
全过程结算工作如同盖万丈高楼,紧急进场,不打好稳定的地基,直接平地起,定有塌方危险;结算更如写文章,不事先架好梗概,写好文章提纲和框架,匆忙开始,势必文不对题,甚至跑题。
结算项目的盈亏之本是管理,项目管理重点是成本管理,而成本管理重在合约。合约管理的基础是价格、范围、质量、工期而来。如果一开始就出现偏差,会打乱项目管理节奏,既影响进度,又影响质量,最后影响结算进程无法定案,造成资金流回收困难。
结语
做好超前结算,对施工单位商务人员要求更高,没有技术和现场经验的加持,更会寸步难行,商务谈判能力更需要加强,仅凭机器人算量圈图和机械组价,只是根据竣工图出结算,更是拿不下预期结果。
结算工作成功与否,也是项目管理的商务闭环管理的成果检验,合同谈判是围绕着项目稳赢结果而设定的目标。超前谈判更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未雨绸缪。在拿到图纸、工程量清单那一刻起,就是超前谈判的开端,利用好投标期有效时间,做好最前瞻的风险控制,才能保项目结算稳赢。
*本文系田伟原创,独家来稿
转载务必申请授权,并注明作者与出处,违者必究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烦请留言
编辑:子集
审核:王迪



上一篇:工程建设中的发包、承包、分包、转包、内包、挂靠

下一篇:重磅!住建部该项强制性规范,6月起实施!

一砖一瓦科技有限公司  2013-2022●Privacy Policy一砖一瓦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苏ICP备17047090号-7

总部地址: ​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路16号5号楼1楼102室  座机: (025)52363291

在线咨询

预约报名

微信咨询

电话咨询

请填写真实业务信息,课程顾问专家将在24小之内与您 取得联系,TA将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解决方案